王延隆,男,浙江温州人,南京理工大学法学博士,南京大学雨花台红色文化研究院博士后,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科研部副部长、硕士研究生导师,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治理等领域。入选浙江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青年骨干教师、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浙江省高校“5246”高层次拔尖人才、浙江中医药大学“5151”远志学者等人才工程。兼任团中央重大选题审读专家,浙江省青年研究会高校专委会主任,浙江省生态文化协会副秘书长,浙江省生态文化协会理论研究分会副主任委员、秘书长等职务。
近年来,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青年工作理论创新研究”。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浙江省科技厅软科学重点项目、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课题等10余项。出版著作《网络德育与青年社会化》(人民日报出版社)、《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青年工作理论创新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部,获批立项浙江省普通本科高校“十四五”重点教材建设项目《本土化与生活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案例解析》(任主编)。发表学术论文90篇,其中CSSCI、北大核心论文42篇,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3篇。获浙江省2021—2022年度教科研先进个人,光明日报社、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等主办的全国“红船论坛”征文二等奖,江苏省社科联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一等奖2次、二等奖1次,团中央等其他科研成果奖励多次。
立足当代社会变革和创新实践开展创新性研究,在推动理论创新、文明传承、决策咨询等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果。积极开展资政研究和社会服务,在数字化改革、基层数据治理、社区治理等方面,提出“城市大脑”+“社区小脑”的治理模式,该成果获得了浙江省第二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青年奖、第五届浙江省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及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20年优秀论文奖二等奖。在决策咨询方面,切实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社会服务功能,撰写的研究报告多次获得有关领导批示、被有关部门采纳。积极开展理论宣讲,担任浙江省首批文化特派员,获“浙江省基层理论宣讲成绩突出个人”“浙江省高校网络教育名师”等荣誉称号。服务浙江省直机关有关部门,被浙江省政协聘为特邀信息员,提供的信息获评2021—2022年度全省政协优秀社情民意信息;被省纪委聘为特约研究员,获省纪委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获浙江省组织系统调研成果奖。
是《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医学与社会》等CSSCI期刊、中文核心期刊的(青年)编委,是《中国青年研究》《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福建江夏学院学报》《Contemporary Social Sciences》等学术期刊的审稿专家。
(本文原载于《西部学刊》2025年第3期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