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预告】19世纪新加坡与柔佛椒蜜种植的饷码制度

主讲人:

廖筱纹(Lew Siew Boon)   马来西亚新纪元大学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助理教授

主讲人简介:

廖筱纹,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现任马来西亚新纪元大学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助理教授,兼国际学术交流处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民俗与民间文化、新马华人历史,出版专著有《金山作客——吉兰丹水月宫及其观音信仰》及《中国与东南亚客家:跨域考察纪行与论述》(第二作者),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博士论文获2024年马来西亚华人研究博士论文奖。

主持人:

徐冠勉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与谈人:

谢侃侃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内容摘要:

税收承包制(Revenue Farming)在中世纪晚期的欧洲早已经普遍实施。在东南亚,最早是由荷兰东印度公司带入爪哇的巴达维亚。作为荷兰人在东南亚的竞争对手,英国人于1786年占领位于马六甲海峡的槟榔屿后不久,也实施饷码制度,从各种专卖招承赚取税收。英属槟榔屿在1807年开始招承鸦片、酒、亚答、木材、猪、盐、酥油和猪油等项目的专卖。税收承包制度从海峡殖民地延续到了柔佛。柔佛的税收承包一共有五项,即鸦片、酒、典当、赌博及宰猪,这五项也被称为“五码”。饷码承包的收入是柔佛椒蜜收成以外的另一项重点收入,为柔佛提供维持与发展的资金来源。这套英殖民政府在新加坡实施的制度,被天猛公依布拉欣完整吸收,他在1844年开港柔佛时,将其落实到椒蜜种植业的系统里,后来新、柔两地政府也将烟酒码一起联合承包给华商。本讲座以柔佛港主制度下两地的饷码制度,论烟酒码承包的两个重要角色——华商及华工,所撑起的另一重要经济结构。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讲座时间和地点:

2024/12/20  15:00-17:00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208室


信息来源:季风实验室

  • 主       管: 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       办: 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智力支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
  • 出       版: 陕西出版传媒集团报刊有限责任公司
  • 编       辑: 《西部学刊》编辑部
  • 编辑委员会主任: 石鸣
  • 编辑委员会副主任: 叶子
  • 执行主编: 朱希良(上半月)赵良(下半月)
  • 编辑一部主任: 朱希良(兼)
  • 编辑二部主任: 赵良(兼)
  • 综合服务部: 李功(主任)付小梅(副主任)严丽洁
  • 数字出版部: 邢恬恬 袁宝燕
  • 责任编辑: 杨军 雷智勇 冯小卫 王宝林 张震 王军峰 杨超 王延河
  • 编辑部电话/传真: (029)88814750
  • 网       站: www.xbxkzz.com
  • 投稿邮箱: xbxkbjb@126.com

西部学刊杂志社版权所有

备案号:陕ICP备17004592号

社址:西安市吉祥路168号豪盛时代华城4号楼15A02

邮编:710065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