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晨阳在《民俗研究 》2024年第6期撰文指出:“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是非遗人民性的理念体现,也是人民参与非遗保护的实践表述。通过这条线索,可梳理出中国非遗保护20年的一些有益经验。非遗为人民所创造、持有和传承,人民是非遗的主人和主体,保护和传承非遗是全民的责任。20年来,中国在非遗保护实践和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建立了四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和代表性传承人体系,确保了非遗的有效保护和传承。非遗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展示活动,非遗的魅力得以广泛传播,人民得以近距离体验和共享非遗成果。未来,非遗保护工作将继续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探索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民需求的新途径,推动非遗的系统性保护和共享,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