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预告】貌离神合与圣地再造——从佛教建筑的写仿意蕴走进乾隆皇帝的思想世界

主讲人:

魏   文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主讲人简介:

魏文,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2006—2009年于首都师范大学汉藏佛教艺术研究中心攻读西藏艺术史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2009—2013年于中国人民大学国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所攻读西藏历史和文献专业,获历史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11世纪以来的汉藏佛教史和物质文化交流史。参与承担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重点项目“元明清北京藏传佛教美术研究”。在《文艺研究》《世界宗教文化》《敦煌研究》《中华文史论丛》等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

主持人:

刘   晨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内容摘要:

清代宫廷的文化事业以乾隆朝为盛。乾隆皇帝特异于前代帝王,其一生不但对物质文化创造葆有极大热情,而且自始至终深度介入,巨细靡遗,事必躬亲。因此,乾隆朝的宫廷文化创造无一不浸润着帝王个人的观念与意志。就佛教建筑一门而言,乾隆皇帝倾心于“写仿”圣迹,将西藏、中原内地历史上具有特殊政治、宗教意涵的佛教圣迹作为母题加以重构,再现于北京、承德等地,由此创造出一系列蕴含丰富政治和文化隐喻的宫廷佛教文化景观。这种独特的建筑设计方式蕴藏着乾隆皇帝多重身份下的精神面貌和观念形态,亦反映出十七-十八世纪晚期中国政治、宗教和文艺等多方面的思想。无论是藏传佛教和汉地禅宗的旨趣,还是晚明以来江南士人的文艺思潮,抑或是正统的儒家政治理念,多重来源的思想交相辉映,构成了乾隆皇帝的思想世界。他亲自设计、营造的种种佛教文化景观正是这种多重思想交织的精神世界的外在显现。同时,也是其政治理想和文化野心的明证。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图书馆

讲座时间和地点:

2024/12/12  14:00-16:00  北京大学图书馆南配楼艺术鉴赏厅(本次活动采取线上报名方式,名额有限,先到先得。校外人员报名参加活动,需自行解决入校和入馆事宜。报名链接:https://www.wjx.cn/vm/OQR5g72.aspx#)


信息来源:北京大学图书馆

  • 主       管: 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       办: 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智力支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
  • 出       版: 陕西出版传媒集团报刊有限责任公司
  • 编       辑: 《西部学刊》编辑部
  • 编辑委员会主任: 石鸣
  • 编辑委员会副主任: 叶子
  • 执行主编: 朱希良(上半月)赵良(下半月)
  • 编辑一部主任: 朱希良(兼)
  • 编辑二部主任: 赵良(兼)
  • 综合服务部: 李功(主任)付小梅(副主任)严丽洁
  • 数字出版部: 邢恬恬 袁宝燕
  • 责任编辑: 杨军 雷智勇 冯小卫 王宝林 张震 王军峰 杨超 王延河
  • 编辑部电话/传真: (029)88814750
  • 网       站: www.xbxkzz.com
  • 投稿邮箱: xbxkbjb@126.com

西部学刊杂志社版权所有

备案号:陕ICP备17004592号

社址:西安市吉祥路168号豪盛时代华城4号楼15A02

邮编:710065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