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
陶家俊
主讲人简介:
陶家俊,四川苍溪人,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文学博士、美国加州大学人文研究所西方批评理论博士后,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英语文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英国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文学人类学研究会理事。曾任第六届、第七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外语学科评议组秘书长、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外国语大学学位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外国语大学学术委员会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英语文学与跨文化研究、西方批评理论、后殖民研究、文化研究、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出版学术著作7部,发表学术论文一百多篇;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一般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人才项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项目、美国加州大学人文研究所博士后研究项目等科研课题多项;荣获北京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辽宁省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成果一等奖,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项优秀奖,第四届政府出版奖图书奖和首届王佐良外国文学奖二等奖等多个奖项。
内容摘要:
全球史视域中的中西文化物质和知识迁徙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分析:
一、围绕全球体系中中国文化物质和知识向英国乃至西方迁徙这一根本前提条件,从批评元话语层面梳理以东西两极全球体系历史演变为问题意识的全球化研究成果及理论创新并阐述全球文化交流的辩证逻辑;
二、梳理17-18世纪中国风中在文化物质消费、技术知识和文艺美学反思三个相互渗透的层面中国瓷器、室内装饰和园林建筑对英国的持续影响;
三、通过辨析19世纪影响中国风的两个变量(1830年代大英帝国全球体系从商贸模式向帝国殖民统治模式的转型和1860年代在英国和法国兴起的日本风),以中国艺术和思想对詹姆斯 · 惠斯勒(James Abbott McNeill Whistler)和奥斯卡 · 王尔德(Oscar Wilde)的影响为例证,突显19世纪后半叶延续两个多世纪的中国风向中国古文物鉴藏和现代主义美学话语的转型。
主办单位:
西安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承办单位:
西安科技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
讲座时间和地点:
2024/10/21 19:00- 西安市临潼校区骊山校园图书馆二楼报告厅
信息来源:西安科技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