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翘楚沈正赋
作者:严丽洁

沈正赋,男,1965年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1985—1989在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学习,先后师从我国著名唐诗研究大家余恕诚先生攻读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并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师从先秦两汉文学研究知名专家刘运好教授攻读中国古代文学博士研究生。2003年获评副教授,2008年获评教授。现为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马克思主义新闻学与意识形态建设方向博士生导师、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安徽省教学名师、安徽省高校优秀拔尖人才。兼任中国新闻史学会理事、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安徽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等职,担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安徽省哲学社科规划项目评审专家,安徽新闻奖、安徽广播新闻奖、安徽网络新闻奖评委,安徽省委宣传部新闻系列高级职称评委、安徽省社科奖评审专家等。


在《新闻与传播研究》《现代传播》《新闻大学》《编辑之友》《当代传播》《新闻界》《中国出版》《现代出版》《学术界》《南京社会科学》《中州学刊》《内蒙古社会科学》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20余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含网络版)《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新闻年鉴》《社会科学文摘》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新闻与传播》全文转载。出版学术专著4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思想创新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观研究》子项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暨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研究》子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党的二十大精神研究)《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研究》、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研究》,以及国家级一流专业新闻学建设点、安徽省教学团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教学团队”、安徽省精品课程《新闻采访学》、安徽省教育厅“卓越新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负责人等,学术专著《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研究》获安徽省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出版奖三等奖。2020、2021、2023年分别获得安徽新闻奖论文类一等奖。

在国内学术界第一个提出并论述了新闻传播学中的“传媒核心竞争力”“媒体公信力”“信息耗散模式”“新闻生态”“新闻传播对话论”等几个专业新名词。在2017年度新闻与传播学二级学科新闻与传媒最有影响力学者排行榜中位列全国第85名;在2018年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史研究会开展的新闻传播学“四大名刊”发文排名中以3篇文章名列全国第三,在2018年高校人文社科学者期刊论文写作勤奋榜中,位于全国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并列第16名。在2016—2019年新闻学与传播学四大代表性期刊文章被引量全国排名第八位。在2020年统计并发布的全国新闻传播学300名勤奋学者发表论文排行榜中名列全国第52名。2024年7月,参与申报并作为核心编者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理论》获得教育部马工程重点教材立项。2024年7月,参与中宣部主持编写的《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第七章“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关于掌握信息化条件下的舆论主导权、广泛凝聚思想共识”内容的编写。

沈正赋的主要研究领域之一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系列重要论述;研究领域之二是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舆论生产与传播的现象及其规律。他在国内一些新闻传播学学术期刊上发表了一系列很有影响力的系列论文,现已成为国内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方面的有影响的学者之一。

(本文原载于《西部学刊》2024年第20期封二)



  • 主       管: 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       办: 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智力支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
  • 出       版: 陕西出版传媒集团报刊有限责任公司
  • 编       辑: 《西部学刊》编辑部
  • 编辑委员会主任: 石鸣
  • 编辑委员会副主任: 叶子
  • 执行主编: 朱希良(上半月)赵良(下半月)
  • 编辑一部主任: 朱希良(兼)
  • 编辑二部主任: 赵良(兼)
  • 综合服务部: 李功(主任)付小梅(副主任)严丽洁
  • 数字出版部: 邢恬恬 袁宝燕
  • 责任编辑: 杨军 雷智勇 冯小卫 王宝林 张震 王军峰 杨超 王延河
  • 编辑部电话/传真: (029)88814750
  • 网       站: www.xbxkzz.com
  • 投稿邮箱: xbxkbjb@126.com

西部学刊杂志社版权所有

备案号:陕ICP备17004592号

社址:西安市吉祥路168号豪盛时代华城4号楼15A02

邮编:710065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