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刚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10月9日发文指出:何谓数字人文?哈佛大学的包弼德教授有一个经典的回答,在他看来,数字人文研究不同于传统人文研究的重要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数字资源,二是数据,三是用计算性方法查找和提取数据,四是用计算性方法分析数据,把数据可视化,来创造新的信息。”(《何谓数字人文?何为数字人文?》)这包括数字人文环境下围绕数据展开的查找、收集、整理和分析等步骤在内的完整研究周期,而这里涉及的诸多环节都可以运用数字人文方法。在如今学科融合叠加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审美主义者捍卫的文学性早已岌岌可危,当代文学批评如何回应数字人文时代的挑战,有效吸纳数字人文研究的重要方法,走出一条积极交融的创新之路,显然构成了新时代文学批评的重要理论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