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
翟奎凤
主讲人简介:
翟奎凤,安徽毫州人,哲学博士,现为南京大学哲学学院、东方哲学与宗教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易学与宋明理学,专著有《以易测天:黄道周易学思想研究》,古籍整理多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多项,发表各类文章百余篇,近年来集中关注中国哲学之“神”范畴、“天地”范畴,探索建构中国之人文神学、天地哲学。
主持人:
储昭华
评议人:
文碧芳
内容摘要:
“主宰-流行”是宋明理学的重要话语,它起源于朱熹,成熟于阳明后学,鲜明体现了中圆哲学的生生特色。朱熹论主宰主要有两义:一是以主宰论神格之帝天,主宰之帝天以理为主;二是以主宰论心,强调本心之自主自立。朱森论主宰隐含着天理主宰义,元代和明初的朱子学者明确强调理为气之主宰。朱子论流行最多的是讲天理流行,其次是心之流行、气之流行,实则理、心、气之流行三位一体,生生不息,没有间断。明儒湛甘泉自觉将“主宰-流行”话语作为一对思想范畴来使用。阳明很少同时并用“主宰”“流行”,但其很多门人热衷以“主宰-流行”话语来论本心良知与性命之道。黄宗義常以“主宰-流行”话语评述明儒思想,甚至以其来论儒佛之异;受刘宗周影响,黄宗義也强调主宰即流行,流行即主宰。来知德“主宰者理,流行者气”的说法对后世影响颇大,是重新认识传统理气关系的一种新视角。生生是中国哲学的根本特征,流行即生生义,有主宰才能生生。“主宰-流行”话语是建构中国生生哲学的重要思想范畴。
主办单位: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讲座时间和地点:
2024/09/02 09:30-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振华楼B30
信息来源:武汉大学哲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