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宗灵,男,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研究方向主要为中共党史与党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尤其专精于四川地下党史与革命史、川渝地区红色文化等领域的研究。
在《中共党史研究》《党史研究与教学》《民国档案》《学习与实践》《苏区研究》等权威、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多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新华文摘》等转载或摘编。先后在人民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燕山大学出版社等权威出版社出版个人学术专著3部,分别题为《川渝红色文化体系及其当代价值研究》《媒介与学生:思想、文化与社会变迁中的〈学生杂志〉(1914—1931)》《“边缘”的镜像——“五四”前后四川的政治、文化与思想专题析论》。参编参著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等出版的学术论著3部,作为副主编参撰电子科大特色规划教材1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四川地下党组织研究”(已结项)、202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对‘五四精神’的纪念、阐释及其价值意义研究”、2020年度四川省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川渝红色文化的发掘、传承及其对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现实价值研究”(结项等级为“优秀”)、2022年度江西省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已结项)、2022年度成都市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已结项)、2023年度四川省社科规划基金马工程专项、2023年度四川省科技厅软科学一般项目、2021年度成都市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等重要课题10余项。
近五年来,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报》(头版)《中国青年报》《四川日报》《重庆日报》《长江日报》等省部级报刊的理论版及“光明网”“党建网”“中国社会科学网”等权威网络媒体发表理论文章数十篇,其中多篇文章被中央网信办全网推送或登上“学习强国”平台,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
先后入选成都市优秀社科青年人才雏鹰计划与电子科技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青年教师成长接力行动计划。现担任的社会兼职有:四川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选择性必修课程(“四史”等课程)分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四川历史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四川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百人专家库”成员、四川省首批党史专家库专家、四川省委暨成都市委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专家、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理事、四川省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理事、四川省红色文化协会常务理事、西南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特约研究员,等等。
(本文原载于《西部学刊》2023年第21期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