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世民(1961.9—),男,汉族,陕西泾阳人。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原二级巡视员、资深修志专家。1983年7月毕业于西北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先后在三原县、咸阳市党政机关任职,长期从事地方志编审工作。2007年8月以特殊人才调入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先后任出版发行处副调研员、市县志处副处长、处长、副巡视员、二级巡视员、《陕西地方志》主编等职务。2003年应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邀请,前往援助阿里地区修志工作。2012年应青海省人民政府邀请,担任《玉树大地震救灾重建志》专家组成员。曾为甘肃、广西、山西、江苏等省份审志或培训人员。
从事地方史志编纂与史志理论研究逾四十年。著有《咸阳史话》《民俗雅话》《阳陵物语》;编有《三原县劳动人事志》《咸阳市志》《建国五十年咸阳市大事记》《汶川特大地震陕西抗震救灾志》《陕西省人民政府沿革史》《西凤酒志》等;整理有《民国咸阳县志》;指导两轮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志、两轮法士特集团志、陕西地矿集团志、陕西煤化工集团志等编纂工作;组织和实施陕西省第二轮市县志工作,策划、举办主编培训、精品志书编审、地方志与基本省情研究以及读志用志等专题培训;承担陕西省117部市、县两级志书与部分省志终审工作;策划并起草陕西省历代旧志整理规划方案。在史志理论研究方面,1988年首次提出“历史应用学”学科概念,并围绕历史应用学学科建设,在《人文杂志》《江汉论坛》《咸阳师范学院学报》等刊物,先后发表《试论历史应用学的建立》《论历史总结》《论历史创造》《论历史世界》等学术论文,2001年结集为《历史应用学浅论》一书。围绕方志学学科体系建设,先后在《中国地方志》《陕西地方志》《黑龙江史志》《广东史志》等刊物发表文章数十篇,有5篇被收入《〈中国地方志〉优秀论文选编(1981—2011)》。
致力于唐代杨良瑶贞元元年(785年)航海到达黑衣大食的专题研究。这一研究被认为是事关海上丝绸之路和中国航海史的重大发现。在海南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召开前夕,受到海内外媒体广泛报道。2017年结集为《杨良瑶与海上丝绸之路:〈唐故杨府君神道之碑〉解读》一书。
参与《中国地方志发展报告》蓝皮书的撰写。2015、2017年发表有关全国地方志机构、陕西精准扶贫和地方志年度报告;2018至2019年应约发表全国地方志系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专题报告,提出编写《中国扶贫志》决策建议被中央决策机关采纳。
选编《关中民歌一百首》《陕西儿歌三百首》《劝善歌谣》;创作诗词3000余首,结集为《仲山甫诗集》。
(本文原载于《西部学刊》2023年第18期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