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翘楚何玉芳
作者:付小梅

何玉芳,女,赫哲族,黑龙江饶河县人,北京交通大学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是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党和国家培养的赫哲族第一位硕士、博士。现任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负责人、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博士点负责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时代新人培育、青年政治态度与转变、人口较少民族传统文化与变迁等教学与研究工作;兼任北京市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基地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和北京市教委等项目评审专家,北京市高教学会思想道德与法治研究分会理事,中国人口较少民族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

1988年7月从东北师范大学政教系政治学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哈尔滨医科大学德育教研室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兼任机关团总支书记,开启了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缘的职业之路。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创业成为那个时代的鲜明烙印,何玉芳逆下海潮流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社科系继续深造,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理论水平。

1995年硕士毕业前往北京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继续专职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与研究至今35载,其中2007于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在职攻读民族学博士学位,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之外,涉猎跨界民族,在人口较少民族研究尤其是赫哲族传统文化变迁与保护等方面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影响,《人民日报·海外版》《黑龙江日报》《现代教育报》《长江日报》为此做过专门报道和采访。

在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教研室工作,2007年与团队成员一起打磨的“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先后获评为北京市精品课、校级精品课,优质课程之一;以学科带头人担纲的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获评北京市重点学科;负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和第五轮学科评估中位列“B+”第一名。

随着对意识形态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围绕解决重大社会关切问题,主持并完成了国家级、省部级和企事业单位等课题40余项,主要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习近平关于培养时代新人重要论述研究”“中国节日志:赫哲族·乌日贡节”等;出版专著《赫哲族那乃族文化变迁比较研究》《思想道德修养》等3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多篇,先后获评宝钢优秀教师奖、北京市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理论)、北京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级教授、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奖和北京交通大学“红果园”奖、北京交通大学优秀主讲教师和深受毕业大学生喜爱的教师称号,获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和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

(本文原载于《西部学刊》2023年第15期封二)

  • 主       管: 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       办: 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智力支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
  • 出       版: 陕西出版传媒集团报刊有限责任公司
  • 编       辑: 《西部学刊》编辑部
  • 编辑委员会主任: 石鸣
  • 编辑委员会副主任: 叶子
  • 执行主编: 朱希良(上半月)赵良(下半月)
  • 编辑一部主任: 朱希良(兼)
  • 编辑二部主任: 赵良(兼)
  • 综合服务部: 李功(主任)付小梅(副主任)严丽洁
  • 数字出版部: 邢恬恬 袁宝燕
  • 责任编辑: 杨军 雷智勇 冯小卫 王宝林 张震 王军峰 杨超 王延河
  • 编辑部电话/传真: (029)88814750
  • 网       站: www.xbxkzz.com
  • 投稿邮箱: xbxkbjb@126.com

西部学刊杂志社版权所有

备案号:陕ICP备17004592号

社址:西安市吉祥路168号豪盛时代华城4号楼15A02

邮编:710065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