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翘楚郭全中
作者:付小梅

 

郭全中,1976年生,安徽临泉人,管理学博士,工商管理博士后。现为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高层次引进人才,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审专家,网络和新媒体专业学科带头人。曾任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公司董事会秘书、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战略运营部副主任(主持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基于互联网的产业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媒体融合、传媒产业等,在相关研究领域处于全国前列。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的转型战略研究》。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有9篇论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5篇纸质版、4篇网络版),有10余篇论文分别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人大复印资料《文化创意产业》《中国传媒科技》编委;《新闻爱好者》《南方传媒研究》《新闻论坛》学术顾问。曾担任华数传媒、华闻传媒、华媒控股等多家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

长期以来坚持知行合一的治学方法,主要提出了如下创新性观点和解决方案。

第一,在传媒业率先提出了“增量改革”“信息服务为王”“产业融合”“传统媒体拐点论”“倒整合”“信息智能匹配”“自生理论”“体制外转型”“互联网+跨界”“33转型框架”“互联网主体论”“重建用户连接”“大数据和智慧城市转型战略”“大融合”等新观点和新思路,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系统的传统媒体战略和转型的系统分析框架。

第二,互联网带来的巨大冲击使得传统媒体陷入困境,而深层次原因是用户连接失效,传统媒体的“二次销售”商业模式彻底坍塌,主要表现为受众大量流失、广告断崖式下滑、骨干大量流失和传播力大幅度下滑,而要实现成功转型就需要重建用户连接。

第三,早在2011年就提出,在信息过载的情况下,需要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用户信息需求与信息之间的“信息智能匹配”,目前的算法推荐就是这种思路。

第四,在新兴传媒市场影响因素方面,认为主要由用户、技术、市场、资本和政策组成,其中,用户是中心,是传媒产业的需求创造者;技术为驱动,是传媒产业迭代创新的根本力量;市场是放大,能够帮助优质传媒企业快速发展;资本擅催化,能够帮助优质创业者极大地缩短成长周期;政策是指示,为传媒企业指明国家鼓励和支持的方向。

第五,提出了媒体融合转型的“33”转型框架,是指把传统媒体的转型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三个阶段,以及现有传统业务、多元产业业务和融媒体业务、互联网媒体业务及新兴战略业务三种业务类型。

第六,提出了“互联网+跨界”的融合思路。一是要建立起“用户体验为王”的互联网思维;二是要树立起“信息服务为王”的新理念;三是要建立起“信息+服务”的商业模式。

第七,提出了“三智化”融合具体路径,即智慧媒体+智慧政务+智慧城市运营(智慧行业服务)等。

第八,在互联网平台企业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方面,认为是创始人、移动通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跨界市场为基础,多层次资本市场、制度环境、用户为催化,快速迭代为方法。此外,认为互联网已经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底层架构,互联网平台企业具备了准公共平台的性质,其运作模式为生态系统模式。

(本文原载于《西部学刊》2023年第8期封二)

 

 

  • 主       管: 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       办: 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智力支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
  • 出       版: 陕西出版传媒集团报刊有限责任公司
  • 编       辑: 《西部学刊》编辑部
  • 编辑委员会主任: 石鸣
  • 编辑委员会副主任: 叶子
  • 执行主编: 朱希良(上半月)赵良(下半月)
  • 编辑一部主任: 朱希良(兼)
  • 编辑二部主任: 赵良(兼)
  • 综合服务部: 李功(主任)付小梅(副主任)严丽洁
  • 数字出版部: 邢恬恬 袁宝燕
  • 责任编辑: 杨军 雷智勇 冯小卫 王宝林 张震 王军峰 杨超 王延河
  • 编辑部电话/传真: (029)88814750
  • 网       站: www.xbxkzz.com
  • 投稿邮箱: xbxkbjb@126.com

西部学刊杂志社版权所有

备案号:陕ICP备17004592号

社址:西安市吉祥路168号豪盛时代华城4号楼15A02

邮编:710065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